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良骏 9小时前 :

    剧本和摄影真不错,一些仪式感和宣泄情感的段落拍的很可以,台钳磨弹头看得很舒服。后半段编剧突然脑子抽风了想给太君人物来点深度,此时我才发觉不妙。期待的第三幕动作戏过程几乎都在放屁,就为了结果来了个大礼花。男主全程耍帅凹造型,没什么魅力可言,人物的前史和动机还不如挖煤的小哥丰富。很难想象范伟是怀揣什么心情来演的结尾那场戏。

  • 饶秋荷 4小时前 :

    三句话总结:人物扁平;主旋律中参杂着浓郁的个人英雄色彩;没令我感动。一颗星向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致以无限崇高的敬意(二一年国家公祭日后看的第一部抗日题材影片)。一颗星给范伟老师的演技。一颗星给童年回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熟悉的旋律,还有那片让人眷恋的齐鲁大地。

  • 阴宏义 1小时前 :

    無論從任何角度都絕對是一星,本年度最差之霸。情懷賣得一塌糊塗,連個綠色調都沒有了,更加不用說劣仿的bullet time和易容的Agent。Real和Free不斷出現在電影中的對白,不是說了就等於探討了。本電影唯一有趣的是他們一群人再談論Matrix第四集不要翻炒不要為了賺錢而重啟,而奇諾一面無奈,我相信這就是電影中唯一的Real了。

  • 赖文乐 0小时前 :

    还不如好好拍个mv,最后那段简直莫名其妙,起码的连续感都没有。两星都给范伟老师。

  • 生怀莲 7小时前 :

    当然,影片最后炸毁军火列车那一段,槽点也确实不少,主要扣分点

  • 莫小雨 8小时前 :

    我觉得不需要想所谓的逻辑,还是挺爽的,可能因为豆瓣这么低,所以预期不高。凭良心说7分-7.5分是可以给到的。豆瓣从早期的客观,发展到现在的极端情绪,哎。

  • 闽月明 4小时前 :

    范伟yyds。镜头语言克制,不靠台词推动剧情的抗日新美学。但是,其他角色实在是不立体,不过也对,中国人抗日,还要什么理由?

  • 霜安娴 9小时前 :

    不把小日本反派打死我们的英雄挨了多少枪也倒不了,抗日神剧还在延续……

  • 翠雪卉 0小时前 :

    好好的题材,愣是拍得离抗日神剧只差一个范伟了

  • 梦舒 1小时前 :

    难以置信的孱弱,彻头彻尾的仿作,从情节、场景到动作戏对首部进行全面复刻,更虚伪的是,还试图用不断的自反(“华纳要拍第四部”“子弹时间”)来强行挽尊。这不是重启,是重复,二三部至少还对世界观进行拓展,到二十年后反而一点新思考都没能提供,对时代的回应仅限于电子游戏和心理治疗,躺在狗尾续貂的套层结构上沾沾自喜。最核心打戏干脆《超感猎杀》上身,插拔从未变得如此轻易、如此没有危机感。或许《木星上行》之后就不该对沃卓斯基有任何期待,迫不及待想听杨超导演吐槽了。

  • 星栋 6小时前 :

    真实事件改编,不忍心给低分,但影片质量太一般了,折中三星。

  • 锦寒 1小时前 :

    范伟老师演技太棒了👏 三星都给他 还有半星给场景摄像吧

  • 蔚璐 1小时前 :

    有好看的地方,可圈可点

  • 龙鸿 5小时前 :

    说悬疑而悬念不足,说动作却戛然而止,人物单薄,情节松散,从战狼、湄公河等片开始,我国导演发现了将主旋律套进好莱坞类型片的财富密码,自以为是在稳中求进,然而除了借不停延长密钥而节节攀升的票房外,好像也没有留下消遣以外的东西…

  • 葛鹏飞 9小时前 :

    老把小鬼子拍成话唠也是没啥新意了

  • 茆洁玉 2小时前 :

    导演编剧不好好想着扩充情节,却总想提醒观众:老三部曾经很辉煌,你们要记住呀。不反对夹带私货,但是也不能对政治正确太谄媚吧。

  • 海震 4小时前 :

    电影的质感还是很不错的,就是篇幅所限,故事讲得仓促,每个人物内在性格和情绪的表达演绎得还不够,特别是最后一场大戏,总觉得还差点意思。这个主题拍成电视剧或许能把人物刻画得更丰满些。但又回头想想,真拍成电视剧了,拍得太正看得人未必多,拍得创新,有可能把经念歪了,成了人人吐槽的抗日神剧。如此看,现在这部电影也算是最恰当的火候吧,我觉得还是可以看看的。

  • 祁子竞 5小时前 :

    好看

  • 良韦 3小时前 :

    4.5星。39年还让吃绿豆糕?配乐很牛,劳工还配用消炎药?结尾肯定要叫爹,范围得死了。站车员也配用手电筒?就知道剧情会离谱话,日本护士住平民区?为啥连云港到安徽的车要走鲁南?配音画面明显,为什么不扔手榴弹,最后的沂蒙小调绝了。近三年以来拍得最好的战争片吧,情节设置合理,人物动机也比较符合常理,唯一的缺陷还是在于女性角色的展现,还是摆脱不了花瓶的角色。范伟就义时,最后洪队牺牲时的场面也很动人。

  • 飞香天 8小时前 :

    影片节奏出现很大的问题,前面太散,后面太赶。人物的扁平化,范伟老师为角色增色,但也掩盖不了背后的单薄。整部影片和铁道的关联似乎不大,只是为了展现一些视觉奇观。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