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976到1992年,曼彻斯特,一个关于摇滚乐、性和药物的故事。汤尼威尔森和朋友创立著名唱片品牌:Factory,旗下有多个知名乐团,例如Joy Division、Happy Monday,以及在Joy Dividion主唱Ian Curtis自杀后,其余成员组成的New Order。全片以DV拍摄,经由汤尼威尔森的故事探索Factory兴衰历程,重现曼彻斯特当年光辉的音乐风潮。同时也从威尔森的观点,来看Ian Curtis自杀事件。

评论:

  • 香楠 9小时前 :

    作为电影拍得不太满意,但是这个题材又无法忍心打低分。会想到很多国内事件,说多了就要被屏蔽了,不说了。

  • 震运 8小时前 :

    音乐剧搬上大荧幕的失败之作,节奏混乱,感情线马虎。家庭群像还行,不过看凯特琳和老戏骨对戏还是过瘾的。

  • 珊雅 7小时前 :

    题材创作来源于生活本身…多年来韩国电影人对该国财阀和政府的讽刺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正事出有因的…成百上千通过审查的电影作品就像一面面镜子摆放在该国有权有势的人面前…只能说这类人一直都不爱照镜子,或者压根都不爱看电影了…😂😂😂

  • 璟呈 7小时前 :

    五味杂陈。上面的人把责任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受苦的永远都是平头老百姓

  • 果向文 5小时前 :

    真实事件改编就足以震撼。最后10分钟,几方责任人都来却都像踢皮球一样把责任踢来踢去,真是有够讽刺。看着男主最后拿着杀菌剂洒向监管部门,好像压抑着自己的那团无名火也得到了发泄。

  • 融寻绿 4小时前 :

    拍的一般性,只是这取材于真实事件,真让人悲愤,普通人难道就命如草芥么……

  • 花天翰 0小时前 :

    无聊 @2022-05-23 20:39:28

  • 法夜梅 0小时前 :

    拍的一般,浪费了题材,话说同样的情节,中国也可以拍个三聚氰胺版本

  • 诗彤 9小时前 :

    电影本身拍得并不出彩且有点理想化,但胜在真实改编和题材敢拍,商业电影早就抛离我们几条街是事实;内地从不缺题材、资金和影视人才,但就是不敢拍和难以过审就直接摆烂,反正多烂都有观众捧场,这才是让人心痛;虽然港台电影也是日落西山,但衬托下也只有寄望港台地区;本片现实意义大于电影质素,3.5星~

  • 雅雨 3小时前 :

    PS:看完了谁还敢用空气净化器

  • 胡如彤 4小时前 :

    虽然身处台湾的我们可能比较没有经验,但在韩国除了炎热潮湿的夏天之外,在秋冬春相对干燥的夜晚,许多家庭都会开启「加湿器」来保护小孩、年长者等呼吸道相对敏感人们的健康。然而大家有想过加湿器这种在韩国有如除湿机般,家家户户必备的日常电器用品,也有可能成为致人于死的「杀人兇手」吗?

  • 樊尔琴 1小时前 :

    这片的故事写的还不如拍个纪录片算了......全片节奏混乱,像是新手编剧加上新手导演,还没有人统筹才有的产物......烂的稀碎。

  • 雪玥 9小时前 :

    叙事平淡 但还是有被最后感动到 互相推诿那段看得火大 没有人愿意站出来为无辜逝去的生命道歉 为了追逐利润连本心都要丢掉吗?类似案件倒是想起了三鹿奶粉事件 羡慕他韩啥也能拍的创作环境 我们需要被看见 现实意义始终大于一切

  • 粟靖荷 1小时前 :

    拍的这么好的片我不许它分数这么低,韩国电影的崛起就在于什么题材都能涉及,普通民众对抗大财阀,法院的无能,专家证人的作假,官官相护的小团体,依靠良知对抗的艰辛,本片都有表现,而且因为是真实事件改编,更加触动人心

  • 璐倩 6小时前 :

    这么好的题材,怎么就被拍得那么普普通通...

  • 糜天蓝 9小时前 :

    但是由于是真实事件改编,背后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反思。人家连这些方面都关注到了,都在积极改变,这在某些地方真是难以想象的。

  • 茜馨 6小时前 :

    3.5颗星,感情很细腻,看进去了,黑人女孩太恶心,为了达到目的,做的太恶心。

  • 穆嘉许 0小时前 :

    前面太套路化了,正义被处处针对。后面的反转又太天降正义。

  • 锺芷琪 8小时前 :

    可能是星际旅行了,但在tiff全球首映前一个星期在学校已经看了,写了评分又觉得不妥删去,糟糕的电影改编,不太想为它打更多字,今天tiff首映了来补个分。

  • 管骏年 4小时前 :

    事实很沉重,影片拍得有些单薄。和黑水等类型片还是不能比,不过能拍出来就已经很难得了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