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975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1974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及最佳影片
  三月,空氣中紛飛飄揚著輕軟絮草,教堂的鐘響迴盪在石板路上,小鎮的春天就此揭開序幕。時序回到三零年代亞德里亞海邊的小城,墨索里尼的極右理想仍是信奉的教條,建築工人老爸、家庭主婦老媽、遊手好閒的舅舅、頑皮的小弟,男孩在天主教、法西斯和義大利傳統家庭價值中,迎接他的青春與成長。教室裡捉弄老師的惡作劇、教堂裡擔心手淫的懺悔、鄉村海邊的熱鬧婚宴,費里尼從容隨意地摘選擷取小鎮生活的切片與軼事,密密織就一片記憶之網,在時代洪流與個人思憶之間相互輝映。
  費里尼曾說:「一個人所能做的紀錄,永遠是,也只能是對他自己的紀錄」。《阿瑪珂德》不但被推崇為其個人寫實語法的代表作,也被視為他最重要的自傳作品之一。影片一方面帶領觀眾走進費里尼的童年生活,看見他純真誠摯、幽默風趣的情感源頭。在時代景況的描繪上,也跳脫了純粹客觀、歷史觀察式的審視與檢驗,從最根本的生活細節著手,真實地重現了二次大戰前後義大利境內法西斯的樣貌。
  有趣的是,在《阿瑪珂德》中,我們也可清楚地看到費里尼對女性形象的思索與著迷,聖母、烈女、蕩婦的三位一體,母親與妓女形成了互為表裡的對比,而費里尼作品中一再出現的、體態豐腴、巨大的女體,不但是哺育孩童的母性泉源,也是青年性啟蒙的開端。

评论:

  • 舒志勇 8小时前 :

    成名前比成名后有趣,但仍有好多有趣的点没有展现出来,现实还是要比电影精彩得多,这是创作的失败。梅艳芳的选角尚可圈可点,演员也足够投入,就算不是十全十美也不留遗憾了,张国荣的选角则是大灾难,身边的工具人则个个伟光正,仿佛要响起《让世界充满爱》的配乐,但更适合她的应该是《血染的风采》吧——她自己唱的那个版本。

  • 运嘉 4小时前 :

    主线是阿梅的感情戏,却只有近藤真彦和林国斌。近藤还渣男洗白,仿佛二人牛郎织女全怪日本公司欺人太甚(但不得不说中岛步是全场最帅,我都有点被打动了);林国斌呢,像泰国来的混黑的小头头,因为阿梅不愿意跟他在泰国隐居而分手。张国荣完全预告骗(有人指出预告是ps过的),短短几场戏能看出乔任梁张一山梁家辉的影子,就是看不到哥哥,但死前跟刘培基对话的戏演得还蛮感人。

  • 鑫初 0小时前 :

    三星半,感情分可以占到四分之三,电影真的很流水账,不过还是有感动到

  • 蔺勇毅 7小时前 :

    这选角不行啊 长得和金星似的 没有梅艳芳的神韵

  • 翦芷雪 2小时前 :

    这五颗星是给王丹妮的,有内味~可惜的是后期王丹妮hold不住这个角色,anita的气势无可替代!

  • 馨梦 6小时前 :

    所有流泪的时刻,只是因为被唤起记忆。

  • 泰念真 6小时前 :

    还有,真有人能演张国荣吗?

  • 璇雯 7小时前 :

    女主很多角度神似梅姐,清冷傲气,但又有着一片赤诚的热血之气,《夕阳之歌》响起是眼泪的大杀器。不仅仅是舞台传奇纪录片,更是那个黄金时代的缅念,香港的女儿,我们都挂住你。

  • 龙嘉丽 3小时前 :

    在曾經哺育和影響華語地區一代人成長的港台演藝界,在個性足以支撐起一部傳記片者當中,既承載和篤信本土價值、又不隸屬於激進本土派的梅艷芳,近乎算是唯一的相對“安全”的主人公人選。而當梅姐之死仍未被時間拉開足夠的距離,成為足夠經典化、得以加以充分討論的歷史事件,閱讀這樣一部試圖涵納梅艷芳完整生平歷程的傳記片,它沒有/不能拍出的本事,就相比拍出了什麼更值得關注,例如梅姐對政治事件和民主化運動的態度及作為,而梅姐最得意之門生和兩位關係緊密的填詞人則在傳記片中全然缺席,不少尤可“在場”的角色亦以外文名模糊帶過。影片對於70—00年代香港時代氛圍的還原,也主要是外在的,如服、化、道、美術和佈景,而不是歷史的、心理的和思潮的。粵原,2021年11月13日10:20於盧米埃合生6號廳。

  • 鹤枫 1小时前 :

    导演剪辑版,第一看这么平庸的人物传记片,只能说意义大于剧作本身。

  • 遇震博 7小时前 :

    把梅姐这样一个生于舞台死于舞台忠于舞台的大女人演成了渴望家庭而不得除了舞台一无所有的小女人。梅姐感怀没穿过“婚纱”,可她一辈子除了婚纱还穿过那么多“衣裳”,主创单单要把这件“婚纱”拎出来无限放大,真是糟践东西作践人啊!

  • 鹏凡 7小时前 :

    我高估了现代人类的审美了 大家记住进影院前一定要备好酒

  • 詹巍昂 2小时前 :

    今天的香港娱乐圈竟然凑不出钱拍梅姐。

  • 梓祥 1小时前 :

    浅薄如隔靴搔痒的传记电影,走马观花如同两小时的大型预告片。“深入”几乎成了奢侈品。

  • 苗海之 3小时前 :

    5集的导演剪辑版。梅姑和哥哥的年代我只抓住了尾巴,而且还是通过电影。《梅艳芳》这部传记片,来的太早了。因为现实中大量与梅姑有交集的人物都还健在,所以很多事情不能说或不能说的太清楚,导致故事整体没有什么深度。即使作为流水账,剪辑上都不算很顺畅。整个看下来呈现出一种梅艳芳与梅爱芳是孤儿的感觉,中后期甚至张国荣还抑郁症。三个多小时东平西凑,什么都说,又感觉什么都没说,都是粉丝知道的事,没有深挖也没有侧重点。而王丹妮虽然形似但是身高真的让其他男演员压力山大,演的青年时期还行,中后期的梅姑明显hold不住。刘俊谦的张国荣估计也不能让张国荣的粉丝满意。只能给不了解梅艳芳的小朋友作为明星科普片。

  • 赫连初夏 8小时前 :

    20'做娱乐圈最重要一样东西,是人无你有

  • 露玉 3小时前 :

    不要消费任何一个人。制作用心,也保守潦草。

  • 琦柔雅 1小时前 :

    2004年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有一个特殊奖项——演艺光辉永恒大奖,获奖者有两位,分别是梅艳芳和张国荣。

  • 问瑜璟 4小时前 :

    建议用素材和公开影像,剪一个梅艳芳张国荣双主角纪录片,就叫比如《香港儿女》。大概率会比这好看。离得太近的人物太难演太难拍了。一旦出现了真实的梅艳芳影像在电影中,我就没法相信这个明亮的清晰的现代置景和高挑的更标致的演员是梅艳芳。

  • 馨楠 4小时前 :

    和《波西米亚狂想曲》同属操作失误的范例,出于商业性(内地市场)制约,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或避而不谈,或只剩些边角料的产出,转而用快餐式文本堆砌出一个光华无害的大姐大形象。可以想见主创们集体被往事裹挟后感动到一塌糊涂的情景,但真诚和消费真的只有闪念之差,如果不能在视角选取上有足够的把握,又何必开发这个项目呢?毕竟时过境迁,不论主人公还是她象征的那个时代,都早沉入香江底了。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