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屈思卉 8小时前 :

  • 依香雪 5小时前 :

    动画做得很不行啊,绝大部分人物动作都很廉价,尤其是走动,感觉就像是动画制作软件预设动作直接拿来用/就像那些在背景走动的3D游戏人物动作。咸鱼强的表情比主角三人组的表情要做得好点,大部分表情毫无情感可言。但为何里面的人物一微笑就黄祸脸?没说的那么严重但黄祸设计还是有的。而且有些表情/动作很美式3D动画,我是感受不到中国独特审美。台词写得好烂。里面女性形象塑造非常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疯狂用蒙太奇,但毫无张力。总的来说,哪有中国独特的审美在里面啊?剧作烂俗也没中国古典文学的气质,动画制作要么廉价要么一样学的欧美表达。

  • 掌寄蓝 9小时前 :

    这部电影为什么叫芬奇呢?

  • 呈美 7小时前 :

    陈旧的科幻片文本,无味的公路片旅程,人物无弧光,AI无成长,还套用了相当偷懒的商业片人工智能模板,就是那种数据库里明明什么都能知道还非要装傻充愣让人类教他做人,明明比人还懂事可遇见篓子还照样捅那种,总之你也弄不明白这AI到底啥程度只需要100%回应编剧遥控器可傻可精就OK了,全片从头到尾就是个大顺拐的故事,末世背景也浮皮潦草,科幻层面更是没有深入可能,就剩下汉克斯倚老卖老的行活表演

  • 佴春冬 9小时前 :

    芬奇(👨🏻)善良

  • 敏萱 2小时前 :

    看完才知道这部电影为什么会广受好评,确实是用心了

  • 从博雅 0小时前 :

    我一定是疯了,居然觉得机器人高高瘦瘦穿着大衣的样子好帅好温柔啊,妥妥一枚暖男!那些笃信养儿防老的人可以换个思路了,养狗养机器人更贴心更靠谱啊~

  • 彬钊 8小时前 :

    美术和动作很赞,就是人物太奇怪了。还原真实的话,我们岭南人不长这样啊,还有直接画成猴的。不过这个现实主义题材,人文关怀的方向很戳人。后半段更是让故事上一个台阶,最后的飞身挂狮头很燃。故事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正在消失的岭南文化,也很难得。就是前半段烂梗较多,人物刻板标签化,成长线也弱,剧本台词缺点顺滑。动画做的像实拍,狮头,木棉花,俯拍的场景都很好,总体算是有诚意的佳作了!

  • 奕奇伟 1小时前 :

    臭氧层不存在了的地球末日,知道自己不行了的科学家,为了死后有人照顾自己的狗,打造了一个机器人。是的,他不在乎人类,他只在乎他的狗。//这片让我想起《超能査派》,但我更喜欢此片。//通过汉克斯对机器人杰夫的对话传递:杰夫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晚上(没有强照辐射)赶路吗,知道我为什么能躲过恶劣天气,辐射这些活下来吗,因为这些能预测,而晚上赶路不可预测,因为人不可预测,最可怕的是人。//此片应该又会诞生影史上一个著名的机器人形象,杰夫那些小动作,尤其是一高兴就喜欢抖腿抖肩膀太可乐了,很能中和影片的悲伤内核。

  • 寿幻桃 2小时前 :

    末日背景公路片,以细致入微的情感、沉着内敛的气韵打动人心,教会机器如何以人的情感去体会爱、友谊、生命的美好以及存在的意义。内核不算出色甚至主题称得上老套,但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花费大量篇幅勾勒人物内心、营造浓烈深沉的人文感实属不易。携手走过带有美好祝祷的金门大桥,朝着希望之光前行。

  • 尉迟山槐 1小时前 :

    我一定是疯了,居然觉得机器人高高瘦瘦穿着大衣的样子好帅好温柔啊,妥妥一枚暖男!那些笃信养儿防老的人可以换个思路了,养狗养机器人更贴心更靠谱啊~

  • 岳虹颖 6小时前 :

    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拍得挺戳人的。里面有一个桥段真的有扎到我,就是本来小狗有名字叫Goodyear,但是芬奇说因为只有他们俩在,所以有没有名字没关系,真的是一种极致的孤独了。联想起来牛老师的二姑妈,二姑夫去世后她就养了猫,猫也没有名字,一下就破防了。

  • 唐锦凡 1小时前 :

    被“无害化”心塞到的同时,看这部电影简直太治愈了。整个故事的出发点就是,在人类世界末日,如何让一只小狗活下去,简单、轻松、美好,看到最后泪流不止。真好啊,狗狗需要主人开罐头,人类需要电影来治愈。

  • 尹子真 4小时前 :

    末日背景公路片,以细致入微的情感、沉着内敛的气韵打动人心,教会机器如何以人的情感去体会爱、友谊、生命的美好以及存在的意义。内核不算出色甚至主题称得上老套,但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花费大量篇幅勾勒人物内心、营造浓烈深沉的人文感实属不易。携手走过带有美好祝祷的金门大桥,朝着希望之光前行。

  • 宁长平 0小时前 :

    「FINCH WEINBERG, LOVED BY GOODYEAR AND JEFF.」生命重要的从来不是诞生与逝去,而是经过与记忆。Jeff是人是机不重要、小狗是人是狗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产生了联结,这就是生命和生命彼此的映照。

  • 所德庸 9小时前 :

    「FINCH WEINBERG, LOVED BY GOODYEAR AND JEFF.」生命重要的从来不是诞生与逝去,而是经过与记忆。Jeff是人是机不重要、小狗是人是狗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产生了联结,这就是生命和生命彼此的映照。

  • 喆澄 4小时前 :

    “阿甘”27年后还是那套白西装,只不过曾经的目光清澈变成了现在的老骥伏枥。

  • 彩菡 9小时前 :

    虚构的末日背景下,讲的却是当下问题。当我们对彼此失去信任,而关闭情感,藏起善良伪装无心,机器化到冷酷无情的地步。Jeff却成了人性所有美好的重生和坚持,就像是片尾的帝王蝶(Monarch)一样纯粹美好。《帝王蝶的迁徙》讲,帝王蝶是唯一一种迁徙蝴蝶,一年得经过三代,从德克萨斯到五大湖再到墨西哥的漫长迁徙,在墨西哥山顶死亡的Monarch, 在树下堆积成罕见悲怆的橙黑地毯。人类进化了这么久,终于站在了食物链最顶端,但我们却再也无法善良、真诚、勇敢、无畏、胆小、愧疚、悲伤。我们只敢对猫狗敞开心扉,当我们终于练就了「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的神功,我们还剩下了什么?我太喜欢Jeff和老爷子躺椅讲long long time ago了,Jeff小雀跃的肩膀和腿,导演你把温柔拿捏得死死的。

  • 堵新翰 2小时前 :

    渲染非常写实,去掉人物光看场景的话,会以为是实拍的画面,这点倒是很“皮克斯”。认真研究传统文化,实地采风,就很值得鼓励。★★★☆/7.5

  • 功雪松 0小时前 :

    好莱坞把演员都逼成了类型演员,汤姆就一直是陷在困境里的寡人~机场,孤岛,飞机,战舰~这一部的机器人,的确有太多“霹雳五号”的基因,话唠,学开车,连最后的蝴蝶元素都是~不过成长的契机就有点迷,只能当成是剧情需要,形势所逼~当它和芬奇讨论给自己起名的时候,我差点以为会说出“星期五”或是“威尔森”的来~语音设计故意选择了不看好人工智能的霍金同款IBM语音包,不过很快就成长为一个大小伙子了~与机器人熊孩子如何相处?又一个新课题~幸好编剧野心不大,把这个末世公路片讲得还比较完整,不然就又成了东扯西拉啥都没讲好的空洞特效片~“当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时,你才知道怎么去做,也明白了自己是哪一类人”,这是这部片最好的台词。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