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钞吉星 8小时前 :

    张艺谋来看一看吧,国际电影装修界最新流行的侘寂风了解一下~

  • 震枫 6小时前 :

    影片肯定不适合所有人,就像当年雷老爷子的《银翼杀手》。情结节奏缓慢且穿插大量慢镜头。不过导演,灯光与摄像联合起来将电影每帧都打造成一幅画。让观众有种沙子扑面而来(必须IMAX)的感觉。至于剧情我无需多言《沙丘》就是人类科幻作品的皇冠,宗教狂热,王权迭代,明争暗斗,背叛与复仇这里都有,史诗般宏大叙事精彩纷呈。之前大卫林奇的《沙丘》(84年)彻底失败,与原作脱钩不说还成了狗血爱情剧,而这部它完美还原了原作。下面再来反一下杠精。科技发达了为啥还用冷兵器?答:沙漠地区用热兵器非常不稳定空气的沙粒会进入枪械造成卡壳,再精密的仪器都有缝隙。杠精2:为啥不用激光切割枪啊?答:因为它体型巨大,单兵扛着它机动性太低除非是施瓦辛格T800。没准等再过几百年会出现小型激光切割机,然后就是《星球大战》的故事了(误)

  • 涵露 6小时前 :

    音效很不错,就是有点滥用。。画面可以,但上一秒力场防护甲高科技对决,下一秒唐突古惑仔,实在有点出戏。打戏实在不行,已经能拍出fxxking pencil了咋还能把打戏拍得这么笨。ps万达影院太热了!两个半小时电影,看得又渴又热,电影里还全是沙漠不停地提醒水多宝贵,我甚至以为在看5d电影。

  • 蛮春冬 8小时前 :

    绝美,汉斯季默的音乐太提神了,每一帧都是艺术品。

  • 雨慧 9小时前 :

    在IMAX观影,像是一种包裹之下的屈服,尤其是面对史诗级的影像,我没有反抗的权力。

  • 昔雨筠 0小时前 :

    您全家都是史诗(论真命天子改朝换代,我大清不比这精彩?

  • 载璞玉 4小时前 :

    看完满脑子都是背景嗡嗡嗡声的沙漠,非常汉斯季默+维伦纽瓦。总的来说挺看人的电影,原著粉表示满足,新观众梦境部分可能云里雾里(其实这已经是原作最不神道的部分剧情了),不过看看沙漠奇观也可以嘛;改名叫沙丘1或者沙丘上可能对路人观众好一点。凯恩斯这角色改编的挺莫名其妙的,为了zzzq么?

  • 锐新儿 4小时前 :

    真的只是个开始,还有一大堆故事等着讲的感觉,不知道之后几部怎么样?8000多年过去了,人类反而退步了,皇帝、政变、宫斗、抢香料,人类还是古代那个吊样,不过这可能也就是原著作者想表达的悲观思想吧?

  • 蛮春冬 3小时前 :

    只能说《沙丘》的空旷疏离犹如是为维伦纽瓦量身定制,又或者说沙丘等到了最契合它的人。从降临到2046一路走来,维伦纽瓦不仅已纯熟驾驭视听与节奏,一洗前作的松散晦涩,更建立起了标签式的“浩渺感美学”,宛若孤岛之上固守千年的钟楼,在巨大与渺小的落差中孑然吟诵,风霜中镂刻下属于自己的史诗。世界观交代与剧情推进凝练有力,科幻与打斗洁癖般的克制,使叙事得以举重若轻、娓娓道来,汉斯季默的宽广与末世粗粝的光效美学彼此嵌套,成为叙事的另一种语言,甜茶的演绎令这样一个天选之子可信可爱。维伦纽瓦近乎交上了一份满分答卷,在「后星球大战时代」创造了凌驾于纯科幻、纯史诗之上的悲怆,在指环王基础上进一步向内探索人类图谱下的哲学路径,而“圣母圣子解放自然、洗刷殖民地上罪恶”的设定更藉由自然发力,呼应情感层面某种原始的激荡。

  • 鹤枫 8小时前 :

    有没有人发现,几乎所有西方史诗级小说的基本设定共性都离不开权利,爵位,家族,某种神秘的力量,拥有特殊能力的稀有种族,神秘的女巫或预言家,宗教。一个小说体系的创立并且能从中创造出多部经典,的确牛逼。不可否认《沙丘》的很多元素经过演绎让很多后来的作品发出了光芒。

  • 百里依云 0小时前 :

    鲜血与利刃划破梦境的壮美,忠诚与背叛刺穿虚伪的和平,荣耀与野心葬身无尽的沙海,仇恨与勇气开启宿命的征途。火光中的阴谋不能改变注定降临的逆转,迷惘中的先知难以预测即将成真的寓言,虚空中的恐惧无法战胜孤注一掷的勇士,冥冥中的指引不断推翻尚未定格的未来。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维伦纽瓦兼顾了艺术与商业的平衡,但在表现力上终究还是差了点,中后段甚至有失控的迹象,节奏过渡不够平滑且过分依赖配乐,多数信息量还是用对白的方式给出,由此看来,他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只能选择一个最保险的方式:拍一部精致细腻的超级预告片,并且在预告中加入大量梦境,寓言,征兆,以此来稀释剧作本身的生硬与陈旧。没有人天生就是领袖,但临危受命,必将奋不顾身。厄崔迪家族的陨灭与救世主的寻梦之路,传奇才刚刚开始,期待后续的展开。

  • 松慧美 5小时前 :

    顶多算是软科幻吧,有幻无科,想象力有限,无非把旧有的东西变形一下,直升机变成扑翼机,把金钟罩电子化。虽然号称纪元1万年之后,人类架构还是帝国、皇帝、殖民、奴役以及阴谋,没啥出息,无非把地球上那点事搬到宇宙中。至于电影也就看个大场面,音乐人汉斯季默的手法也毫无新意。

  • 皮辰韦 6小时前 :

    我只能说一句,文化隔阂。

  • 范合美 8小时前 :

    只能说《沙丘》的空旷疏离犹如是为维伦纽瓦量身定制,又或者说沙丘等到了最契合它的人。从降临到2046一路走来,维伦纽瓦不仅已纯熟驾驭视听与节奏,一洗前作的松散晦涩,更建立起了标签式的“浩渺感美学”,宛若孤岛之上固守千年的钟楼,在巨大与渺小的落差中孑然吟诵,风霜中镂刻下属于自己的史诗。世界观交代与剧情推进凝练有力,科幻与打斗洁癖般的克制,使叙事得以举重若轻、娓娓道来,汉斯季默的宽广与末世粗粝的光效美学彼此嵌套,成为叙事的另一种语言,甜茶的演绎令这样一个天选之子可信可爱。维伦纽瓦近乎交上了一份满分答卷,在「后星球大战时代」创造了凌驾于纯科幻、纯史诗之上的悲怆,在指环王基础上进一步向内探索人类图谱下的哲学路径,而“圣母圣子解放自然、洗刷殖民地上罪恶”的设定更藉由自然发力,呼应情感层面某种原始的激荡。

  • 果小蕊 4小时前 :

    零起点观影,结果却意外惊喜。1、电影终究还是视听的艺术,《沙丘》在这方面可算是一场盛宴。2、科幻的外壳下,竟然包裹的是古典悲剧的内核:家族仇杀、宫廷阴谋、英雄成长、背叛与出卖,还有恋母情结。维伦纽瓦导演似乎很喜欢这样的主题,很多年前的那部《焦土之城》也是希腊悲剧的模式。3、设计了很多仪式场面,比如厄崔迪家族的受封式、入城式,萨督卡军的誓师会,不得不说,仪式这种东西是真能产生神性,起到规训人心的作用。4、很多场景有舞台剧的效果,凝重、肃穆,如雷托公爵之死,有油画般的质感。可能是对场景的铺陈过于执着了,导致情节推进有些缓慢,但形式本身也是内容的一部分。5、动作设计走徒手格斗的路线,和星战相比,更冷峻、不花哨,最后决斗的一幕,让人联想到哈姆雷特那一段。父亲之死是第一步,匕首沾满鲜血,是又前进了一步。

  • 濯光临 8小时前 :

    二刷归来,在此之前重温了一遍《沙丘》,完美的改编。注意电影出片名时底下一行小字:part1。《沙丘》分为三个篇章,本片再现了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大部。

  • 祁亚江 6小时前 :

    MOVIE MAGIC 想象力太丰富了 执行力也非常强 有看到评论说和遥远的东方关系不大 笑死 搞得像这世上和亚裔有关的电影不让大陆观众感同身受就不是好电影了 完全巨婴世界为我中心的小学生想法 anyways这种野心的框架和体量居然还可以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 且又酷又好笑又好哭又吓人 虽然是一个非常非常简单的故事 但讲的非常有趣 视效很不错 配乐也杂乱但有用 蛮不错的 有的梗有点在脱的边缘但还是拉回来了 最喜欢爸爸的角色 最喜欢的scene是石头戏 想到了我和妈妈 (但真的只能在美国拍 最符合的翻译不是瞬息全宇宙 应该是妈的多重宇宙

  • 逄雁菱 6小时前 :

    静态式的沉浸,天选之子的设定和各种预兆使得人物过于工具化

  • 薇珍 6小时前 :

    不错哈,各种技术奇观,顶配阵容(张震演了个沙口),截至目前年度最佳,富力广场的luxe厅效果很棒,情节也很紧凑,虽然两个半小时但感觉还可以再长一些。原著这么多本这可啥时候能拍完啊……

  • 美冰 6小时前 :

    神作,维神的功力手法太精湛了,这是一部注重细节,体验视觉,回归影院大屏幕的佳作,很多背景知识和小说世界观宇宙观的东西全在画面和细节上体现了,太赞了,太有艺术性了,所以注定不是所有人能欣赏的了的。还有甜茶真帅,这演技,这眼神,这表情,这发型,注定了为角色而生。话说公爵也很帅。期待后面的故事。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